互联网大佬抽身隐退的智慧

  [复制链接]
33147 0
admin 发表于 2013-5-20 22:19:17 | 只看该作者 |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       2013年的春天,互联网行业上演了“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”的隐退大戏。3月20日,作为腾讯公司核心创始人之一的陈一丹卸任首席行政官,改任终身荣誉顾问;整整一个月后,巨人网络创始人史玉柱宣布辞去CEO(首席执行官)职务,留任巨人网络董事会主席;5月,大戏进入高潮,48岁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5月10日的淘宝十周年庆典上正式宣告:“今晚12点以后,我将不是CEO,明天开始商业就是我的票友。”

  几乎每个月上演一场隐退大戏的规律节奏,不禁让人好奇:难道他们约好了?

  如日中天大佬“交棒”

  腾讯、巨人和阿里巴巴,都是中国互联网时代杰出公司的代表,不仅参与造就了一个新的商业时代,也在风云际会处涌现出许多行囊中满载故事的人物。以上三位“大佬”,正是这样的人物。

  其中,陈一丹或许知名度不及后两位,但其卸任更让人感到惊讶。这位出生于1971年的年轻大佬,掌管着腾讯的行政体系和人事大权。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在微博中评价:“Charles(注,陈一丹的英文名)在腾讯完美地诠释了‘首席行政官’的定义。”陈一丹在公开信中陈述离任原因时则称,“是觉得交棒时机已到”。

  还不到50岁的马云,早在今年一月份就透露将于5月卸任阿里巴巴集团CEO一职,并打算全力以赴做好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工作。作为一个“教父”级别的业界明星,在马云宣布正式“退休”后的第五天,他仍然“霸占”着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搜索榜的第一位,网络上也铺天盖地全是他的言论和演讲。

  三人中年龄最大的史玉柱,其实也不过五十出头。这位多年来在商海沉浮,拥有“东山再起”奇异经历且以爱折腾出名的业界大佬,也急匆匆地赶在“知天命”之前宣布了卸任。

  抽身离去的智慧

  卸任当然不是扎堆闹着玩儿,但为何一众大佬们都看准了同一时机,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算盘?

  “趁着自己还年轻,脑子还转得动,还能帮到‘下一代’,现在交接或许就是最好的时候。”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资深业内人士告诉羊城晚报记者,互联网行业确实是一个年轻的行业,面对新鲜事物要能够快速反应,“现在他们还有力气去教导,去指导大方向,若真是等到七老八十再挑接班人,只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”。

  CEO这个上世纪60年代才由美国人“发明”的舶来品,要同时为股东和企业经营负责,简单来说是既要制订方略又要行军打仗,挑战之大可想而知。而董事长则可以从公司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,利用自己的丰富经验与洞察力,把握公司发展的方向。

  “互一代”们显然都意识到了这一点,无论是陈一丹、史玉柱还是马云,无一例外地都在卸任后表明自己永远是公司人这一立场。而对于保留了董事会席位的史玉柱和马云,相对于“退休”,更合适他们的说法其实是“退居幕后”。

  另一方面,上述业内人士指出,互联网确实是能够快速积累财富的行业,“像这样的大佬,早就拥有了足够的资本,他们或许也觉得是时候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”。

  “拼不起爹”的高科技行业

  互联网行业里有句调侃话形容从业人员面临的巨大压力:互联网的时间按“狗年”算(人类一年相当于七个狗年)。“在互联网这样一个随时可能被超越的残酷行业,一刻都偷不得懒,只能不断创新,才能活下来。”一位互联网公司的高层感慨。

  也许从“苹果之父”乔布斯和苹果的故事中,能管窥一二。天才如乔布斯,为苹果打下的江山不可为不牢固,然而至今苹果公司却依然难逃缺乏创新的诘问。可见高科技行业是“拼不起爹”的,创始人的名气和影响力再大,也罩不住企业的未来和前途。反之,如果某个人烙印太强,对企业而言还未必是一件好事,容易因个人的变故影响企业。

  随着中国本土企业的成长,企业依靠创始人或某任领导者打下的江山“富三代”的“拼爹效应”已在逐步淡化。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“慢行业”都被上了发条,迅速转变成“快行业”,在发展中也时时面临着挑战。事实上,不少企业领军者也都意识到,企业要想做成真正的百年老店,更需要的是有效的战略、制度和人才。
收藏
收藏0
分享
分享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注0

粉丝2

帖子186

发布主题
最新发布
推荐阅读
一周热帖排行最近7x24小时热帖

Powered by 商业网 X3.3 Licensed © 2001-2024 Comsenz Inc. Design by 商业网<>

GMT+8, 2025-1-28 01:10 , Processed in 1.229072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