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商业网 首页 品牌 科技智能

手机厂商纷纷开始自主研发芯片 这真是大势所趋?

2017-5-22 10:57 来自: 互联网 收藏 分享 邀请

随着澎湃S1问世,小米正式成为全球第四家掌握芯片研发技术的手机厂商。继华为之后,再度出现掌握“核心技术”的国内厂商,无疑是值得国人为之骄傲自豪的。可以说,自小米宣布澎湃S1问世后,自主研发芯片又一次成为了消费者讨论的热点。

  当然,如果从其他角度看,小米推出澎湃S1,可能更多是为营销制造噱头。我们知道,进入2016年后,小米就已经开始落伍。出货量暴跌的同时,小米已经渐渐从神坛上跌落,市场号召力大不如前。尽管多次提出新国货的概念,但是没有真正的核心技术,又怎么能让消费者认同呢?

  可见,澎湃S1的登场,更多的是小米为了重新夺回市场号召力而做出的努力。因此,尽管澎湃S1的字面数据并不亮眼,但其营销意义已经达到。毕竟,这一波操作,成功引起了大众的关注。

  事实上,不单单是小米一家。自华为成功研发海思芯片后,各手机厂商就已经开始进行自主芯片的研发。如魅族就多次传出和某移动端芯片大佬合作开发手机芯片的消息。对于魅族而言,自主研发芯片的意义更大。要知道,魅族同高通刚刚和解,短时间内拿到高通芯片的可能性并不大。更何况,即使魅族真的能够拿到高通芯片,在议价中也很难占据优势。因此,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手机厂商推出自研芯片,其优势有以下几点。

  提升品牌价值

  正如前文所说,新国货的概念正深入人心。事实上,随着国力不断增强,国内消费者对于国内产品开始给予更多希望。只是一直以来,国内品牌产品同苹果以及三星等国外厂商产品相比,始终是处于下风。一方面,我们承认国外厂商产品确实有优秀之处。另一方面,我们也要承认,长久以来国内产品做低端,做山寨的历史,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。

  推出自研芯片,不仅意味厂商在技术上得到了巨大进步,也将大大提高厂商的品牌价值以及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。在“国货”的加持下,必能获得口碑与销量的双丰收。

  提升话语权

  国内许多畅销机型,在上市前期,都需要抢购,备货无法达到需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处理器供应不足。而自家研发处理器,路线规划基本是可控的,生产链能为此提前做好准备,大大减少各种外因给产品带来的不确定性。在供应链方面,自家的处理器能大大提升厂商的话语权,在采用别家的芯片时不会完全陷入被动,更不会说因为供货短缺导致手机错过热销期,造成利润损失。如果厂商能够推出自研芯片,结果便会截然不同。

  而没有自主芯片的厂商,上游供给什么就只能选择什么,如果产品质量好那还算幸运,如果不好那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里咽。早前某芯片厂商的旗舰芯片出现比较严重的发热问题,波及了一大批手机厂商。有厂商为了解决散热问题,一再拖延产品上市时间,导致错过了黄金销售期,也有厂商无奈只能采取降频或锁频的方式来降温……

  完善产业链

  如果有对手机产品关注的话,就会发现涨价已经成为了2017年智能机市场的主流。从旗舰产品到千元机,智能机的价格都在上涨。究其原因,在于国内厂商对于供应链并没有完全掌握。由于核心元件都是进口产品,只要成本上涨,国内厂商为了避免亏损,就只能选择涨价跟进。而自研芯片的成功,会大大降低国内厂商对海外市场的依赖,提高溢价能力。

  事实上,自研芯片的优势还有很多,好比营收利润。尽管自研芯片的前期成本足够高,但是如果能够获得成功,厂商日后必将获得利润上的极大回报。另外,自研芯片也有利于厂商进行软件优化。毕竟是自家研发的硬件,更有利于进行软件适配。在这样一个注重实际体验的时期,这无疑是吸引用户的利器。

  尽管自研芯片有如此多的优势,但是厂商进入这块领域就一定能够成功吗?答案并不乐观。我们知道,自研芯片不仅需要巨额资金,还需要时间的积累。华为为了做海思,前后至少花了十年才成功。另外,高通依旧牢牢占据着手机芯片领域的绝对霸主地位。如何说服消费者放弃高通选择自家产品,对厂商无疑是巨大的挑战。

  总结:

  手机行业如今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,但对于手机来说,处理器芯片仍然是核心技术,能够掌握这项核心技术也是形成品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,纵观手机行业全球前三名的三星、苹果、华为,都拥有自主芯片。对于用户而言,国内越来越多厂商加入芯片领域,会让我们用到更加实惠的产品。而多家厂商竞争,也能激发厂商全心全意投入研发,让我们用上更优秀的产品。


中国首席商业资讯门户;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商业网各频道、栏目资讯

免责声明:凡本站注明 “来自:XXX(非中国商业网)”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,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  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" 商业之所以美好,就在于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... "【中国商业网CCWIN.CN】
阅读11263 反馈0

Powered by 商业网 X3.3 Licensed © 2001-2024 Comsenz Inc. Design by 商业网<>

GMT+8, 2025-1-10 07:49 , Processed in 1.261207 second(s), 33 queries .

QQ